全国服务热线:400-800-5199 英文版

AOMRON

健康与生活技术与应用

消失的微生物第一章现代疾病第二节

发布人:奥姆龙   时间:2020-08-25   阅读:2041

第一章现代疾病

第二节

       为什么这些疾病几乎同时在发达国家里骤然增多,并蔓 延到其他发展中国家?这纯粹是巧合吗?如果有十种现代疾 病,这意昧着背后有十种独立的原因吗?似乎不太可能。

       那么,也许所有这些疾病泛滥的背后有某个共同的“罪5 魁祸首”?如果是,什么原因会有如此广泛的波及面,可以 囊括哮喘、肥胖、胃食管反流、青少年糖尿病、食物过敏以 及其他病症?过高的卡路里摄人也许可以解释肥胖,但无法 解释哮喘许 多患有哮喘的儿童身材匀称;空气污染也许 会引起哮喘,但是无法解释食物过敏。

       人们提出了许多理论试图解释单个症状:睡眠不足导致 了肥胖,疫苗引起了自闭症,转基因的小麦伤害了人的消化 系统,如是云云。

       为何这些疾病在儿童阶段爆发?在各种解释之中,最流 行的是“卫生假说”[hygiene hypothesis,也称为“老朋友” 假说(old friends' hypothesis)译 者注]。这个理论的 大意是说,现代疾病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我们把这个世界打扫 得太过干净了,结果导致了我们的孩子们幼时没有充分地接 触到病菌,免疫系统“缺乏训练”,因而日后容易反应过度, 伤及自身。今天,许多家长挖空心思提高孩子们的免疫力, 包括接触宠物或者农场里饲养的动物,到田野里玩耍,有人 甚至提议让孩子们吃点儿泥巴。

       对这些建议我不敢苟同。在我看来,这些做法基本上与 我们的健康不相干。泥土里的微生物演化至今,适应的是土壤环境,而不是人体环境:宠物或农场动物身上的微生物并 没有与人类的演化发生深刻的关联。在接下来的篇章里,我 将表明,卫生假说被曲解了。

       事实上,我们需要做的是更仔细地观察生活在我们体表 及体内的微生物。这是-个规模相当大的群体,这些微生物 彼此竞争协作,被统称为微生物群系(microbiome)。 在生 态学中,群系(biome) 指的是-个生 态系统(比如森林或 者珊瑚礁)中的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生物,它们彼此关联 形成了相互支持的复杂网络。- - 旦某个关键物种消失或者灭 绝,整个生态系统都将受害,甚至可能崩溃。

       微生物群系已经与人类协同演化了数千年。它们广泛分6布在口腔、肠道、鼻腔、耳膜以及皮肤各处;在女性体内, 它们也分布于阴道壁上。人类一般是从幼年时期开始获得这 些微生物的,令人意外的是,一个3岁儿童体内的微生物群 系就已经与成人的非常相似了。这些微生物对你的免疫力至 关重要。简单来讲,你的微生物群系保障了你的健康,但不 幸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正在消失。

       这场灾难的肇因就在你我身边,包括抗生素在人畜中的 滥用、剖宫产、卫生消毒剂、杀菌剂,但这些只是冰山一 角。耐药细菌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古 老的病原体(比如结 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并且大有卷土重来之 势现在, 另外一些耐药细菌也令患者吃尽苦头:生活在 人类消化道里的艰难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an difficile) 已经能够耐受多种抗生素;还有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它 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病原体,常常潜伏在医院或者其他环境中。显然,抗生素给细菌带来了巨大的选择压力,耐药细菌 的数量不断增加。

       不过,耐药病原体的增多固然糟糕,我们体内微生物群 系多样性的丧失却更加致命后者不仅改变了发育过程本 身,而且影响了我们的代谢、免疫乃至认知能力。我把该过 程称为“正在消失的微生物群落”(disappearing microbiota)。 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滑稽,而且说起来有点拗口,但是我们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是成立的。因为各种原因,我们正 在失去人体内世代传承的微生物。本书要探讨的正是这一.问 题一人体内微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正在造成严重的后果,而 且未来将会变得更加恶劣。正如内燃机、核裂变、杀虫剂的 使用都带来了未曾预料的后果,抗生素及剖宫产的滥用也不 例外。

       我们必须及时做出调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形势是如 此冷峻,如同暴风雪呼啸着卷过冰封的大地,我称之为“抗 生素的冬天”。我不希望未来的孩子们落到我未曾谋面的姑 姑那样的结局。因此,我拉响了警报。







     网络转载《消失的微生物》作者马丁·布莱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