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400-800-5199 英文版

AOMRON

健康与生活技术与应用

微生物与健康

发布人:奥姆龙   时间:2020-07-06   阅读:1663

【导读:在《铁线虫入侵》这部恐怖电影的片中铁线虫可通过在人体内寄生繁殖而控制人类意识,人类在被铁线虫感染后纷纷跳水自杀,铁线虫遇水后繁殖速度会迅速提升。真有这样的情况吗?在人身上当然没有,但被铁线虫感染的昆虫跳进水里自杀却是事实。】
 
微生物是我们对于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小型的原生动物及病毒等等。它们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却与人类关系密切,它们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很多麻烦、疾病甚至是灾难。

一、微生物影响动物的健康与行为
1、热带丛林中一种真菌感染蚂蚁后驱使它们爬到树冠顶端,并在那里死亡。然后真菌繁殖,它的后代飘落森林地表并感染更多的蚂蚁。
2、线虫可以使它们的宿主-蟋蟀跳水,溺水而亡,以回到它们正常的生活的环境。
3、双盘吸虫感染蜗牛,其驱使宿主的能力高于线虫,可以控制蜗牛的大脑使其变成僵尸蜗牛。它们会侵入蜗牛的眼柄,并形成一种像不断跳动的毛毛虫的外观,从而更容易被鸟类发现。鸟类是下一个宿主,以为看到一个多汁的毛毛虫,于是鸟类啄掉蜗牛眼柄,双盘吸虫又会在鸟类内脏中繁殖,虫卵随鸟粪排出,而鸟粪又成为其它蜗牛的美食,双盘吸虫从而完成了生命周期。
  

二、微生物影响人类的健康与行为
1、据估计全世界刚地弓形体感染者的比例在30到40%之间。法国的感染水平为惊人的81%,日本为7%,而美国为20%。弓形虫感染老鼠后老鼠会做奇怪的事情,被感染的老鼠不怕猫。事实上,一些被感染的老鼠会寻找猫用尿做过记号的地方,且在白天活动更多。通过猫或其他途径,人类可以感染弓形虫。男性感染后会引起智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往往受教育程度低。他们可能会不守规矩,敢于冒险,不愿受到约束,越来越反社会,猜疑,孤僻,由于危险性较高的行为更可能在车祸中丧生。与此同时,有人认为感染的女性更容易自杀。
2、对于更多的人来讲,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是我们的菌群,体内的菌群对我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身体中大约一半以上细胞是细菌,病毒和真菌。不管是细胞数量,还是拥有的基因数量,寄生在人体表面和内部的细菌都远超人体本身。我们的肠道可以携带多达2公斤的微生物。在居住的数万亿微生物中,至少有1000种细菌生活在我们的肠道中,由超过300万个基因组成。更甚的是,在每一个人的肠道微生物的种群中有三分之二的肠道菌群是你所特有的。即使是同卵双胞胎,细菌群落组成也几乎不会完全一样。
人体肠道中的细菌在消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肠胃不能消化我们所吃的某些食物时,肠道微生物就会跳出来提供帮助,以确保我们获得所需的营养。肠道细菌可以帮助生产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和K,并在免疫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般认为,肠道细菌越多样化越好。
 
三、肠道菌群失调怎样威胁我们的健康呢?
1、食物过敏与过敏性疾病
研究显示,婴儿或儿童对牛奶、花生、鸡蛋等食物过敏以及易患过敏性疾病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关。研究表明生命早期肠道细菌多样性缺乏可能促发了过敏。儿童若越早充分暴露在内毒素等微生物的刺激下,越容易产生抗体,日后患过敏性疾病的几率也越低。
2、心脑血管疾病
肠道微生物代谢胆碱和磷酸酰胆碱产生三甲胺,进一步代谢产生氧化三甲胺,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有研究表明,补充益生菌可能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
3、肥胖
世界12%的人口患有肥胖,肥胖与肠道菌群数量和种类有关,与菌群丰富程度也有关。饮食种类会直接影响到肠道内微生物组成,这也同时提醒我们合理饮食也非常重要。
 
4、糖尿病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中国患者占全球的1/3。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中度肠道菌群失调,常见的产丁酸盐细菌丰富度下降。益生菌对改善血糖水平具有一定作用。
5、营养不良、慢性腹泻、炎症性肠病及肠易激综合征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关。
6、肠道肿瘤
现在可以肯定大肠癌的发病与肠道细菌有关。原因主要是肠道腐败菌分泌的酶,使苏铁苷水解成具有诱变活性的甲基偶氮甲醇,从而致癌。
7、肝硬化
肝硬化尤其肝昏迷时,常有大肠杆菌大量增加,以及原来主要在下消化道的类杆菌在小肠内大量繁殖,控制这些菌常可使肝昏迷缓解。反之,肝病时,大肠中细菌易移位到空肠,释放出尿素酶,过多地分解尿素产生氨,使血氨升高,就能加重肝昏迷。
 
8、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能够损害肠道屏障功能,导致内毒素血症和全身性炎症。慢性肾脏病患者肠道内不良细菌增殖,由肠道细菌发酵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产生过量的潜在毒性化合物,如氨、胺、硫醇、酚类和吲哚,但短链脂肪酸产生减少。这些肠源性尿毒症毒素移位进入患者全身血液循环,从而促进了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心血管疾病、胰岛素抵抗以及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发生。
9、自身免疫性疾病
有研究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可能是通过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分化,产生炎症因子,产生自身抗体诱发了免疫性疾病。
10、精神性疾病
一旦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菌群失调,肠内有益菌减少就会使能水解蛋白质的菌减少,从而使色氨酸、苯丙氨酸减少,这可能加重与焦虑与抑郁症病情。还有研究与自闭症、老年痴呆等有关.
11、衰老
人迈入老年期肠道菌群会开始变化,总细菌数减少,双歧杆菌也会减少,与此相反,梭状芽孢杆菌的检出率和细菌数却明显增加,其它菌如葡萄球菌、肠球菌的数量也会增加。此种现象被认为是由于宿主的生理功能老化带给肠道菌群的影响,而且此现象反过来也能促进宿主衰老。
 

四、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肠道菌群
1、从娃娃抓起
自然分娩可以使婴儿迅速获得母亲的健康菌群,剖腹产手术过程中均使用无菌术,所以剖腹产的婴儿健康菌群建立较慢。研究人员发现,剖宫产儿童患过敏的风险高于顺产儿童。因此,如有可能尽量选择自然分娩。多接触自然,适量增加室外活动,增加与环境中健康菌的接触机会。
2、均衡、科学饮食
发酵性腹泻应限制碳水化合物;腐败性腹泻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增加纤维性食物,以增强肠粘膜的局部防御屏障功能,防止细菌易位。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每天适量喝酸奶可以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3、规律作息
调节身体状态,增加身体抵抗能力。
4、勿滥用抗生素
以免导致菌群紊乱。如果必须服用抗生素,可在服用或静点抗生素后2小时后补充乳酸菌制品或其他益生菌。
5、补充益生菌
目前常用的活菌制剂有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乳杆菌、芽胞乳杆菌、分叉乳杆菌、粪链球菌、大肠杆菌、粪杆菌和枯草杆菌等。
 
五、最后澄清一点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误区:
现在很多有宝宝的家长有着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宝宝所处的环境越干净越好。其实不是这样的,过于干净,宝宝接触到的健康菌不足,其体内菌群失调,没有细菌的多样性,更容易对食物过敏,得过敏性疾病,而此后也可能面临肠道菌群失调带来的更多的疾病。所以,家里很多物品不必总是用消毒液擦拭,应鼓励宝宝适当户外活动,甚至像以前那样玩泥巴,这种正常的与自然的互动是安全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最近有一种很有意思的观点:“不是我们驯化了小麦,而是小麦驯化了我们”,这不禁让我想到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到底谁才是生命的主宰。总之,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人体细胞和微生物相互依存。一定程度上,那些共生细菌掌控着我们。我们应努力和共生细菌形成良性互动,共生共荣。


图片来自网络
文本转自:赵大夫说健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