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与胃肠免疫的关系
发布人:奥姆龙 时间:2017-03-06 阅读:4511
乳酸菌穿越胃酸屏障后,通过粘附、竞争排斥、占位和产生抑制物,在肠道中保持着菌群优势,并对肠道局部免疫产生重要的影响。
1. 乳酸菌粘附和定植机制
粘附是定植的第一步,它能使乳酸菌扩大菌群,避免被肠道分泌的流体和肠道的蠕动所清除,1982年Kleeman和Klaenhammer发现乳酸菌有两种不同的粘附机理:一种是需要钙的非特异系统,另一种是钙独立系统,钙独立系统中有两种乳酸菌成分参与了乳酸菌的粘附,一种成分是抗蛋白酶(与菌体表面有关);另一种是热稳定的胞外蛋白且对蛋白酶敏感,而双歧杆菌又有所不同,它的粘附借助于细菌表面或双歧杆菌培养物上清液中的类蛋白促粘附因子,这种粘附似乎是特异性的,通过细丝状的成分粘附于肠道粘膜表面上。
乳酸菌定植是粘附后的过程,一般婴儿出生后几天,体内乳酸菌就开始定植。该过程受肠道年龄、饮食类型和食物组成的影响。各种微生物之间有着多种相互作用,它们的数量取决于各自的活性,各种微生物都分泌特殊的物质来抑制其他菌株的生长(如细菌素、有机酸、双氧水、丁二酮、短链脂肪酸等)。肠道内一部分的乳酸菌不受外界活性菌株的影响,有自我平衡的规范系统。而后乳酸菌迅速扩增,逐渐形成优势菌,产生多种抑制剂,有较宽的抗菌活性,并通过占领上皮细胞的受体而排斥了致病菌(兼耗尽营养),抑制其定植。乳酸菌通过吸附到粘膜上皮细胞上(用特异性键合),包括吸附在表面和膜受体上,降解粘性蛋白并利用这种内源性的营养,保持数量的稳定;也有许多物质会影响乳酸菌的定植,如:溶菌酶、激素、抗生素等。
2. 乳酸菌与细胞免疫
许多研究结果显示:乳酸菌能干预细胞免疫,乳酸菌、双歧杆菌能阻断许多微生物的入侵和粘附(位阻抑制),口服乳酸菌或双歧杆菌能刺激人体产生非特异性免疫。乳酸菌的某些菌株:鼠李糖乳杆菌(ATCC.53103),植物乳杆菌(VTT),乳酸球菌(ARH74),双歧杆菌动物亚种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的强有力的诱导剂,有些能刺激IL-10的产生,以增强免疫。干酪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可激活巨噬细胞功能,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应答。还通过巨噬细胞和T细胞、NK细胞活性的增强来增强人体的免疫;巨噬细胞、NK细胞、T细胞的活化,有益于增强周围血管和局部淋巴结中淋巴细胞的免疫,T辅助细胞、NK细胞的增加,可使抑制性T细胞减少。吸附于人体的嗜酸乳杆菌具有抗菌活性,该菌株能吸附于分化的肠道细胞上,还可在体外抵抗幽门螺杆菌,杀灭入侵菌。
3. 乳酸菌与体液免疫
乳酸菌能刺激机体产SIgA的细胞增殖,从而使得SIgA水平上升,可促使系统对轮状病毒产生免疫应答,中和毒素,缓解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急性肠胃炎、厌食、遗传性过敏皮肤炎、Crohn’s等病的症状。
总之,乳酸菌及其产物的作用与佐剂相似,具体地说就是诱导干扰素产生,促进细胞分裂、体液及细胞免疫,如下表所示。
表: 乳酸菌的免疫和赋活作用
4. 乳酸菌在胃肠道中的益生作用
益生菌来源于希腊文“Probiotic”,在人体肠道中主要是指拟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链球菌等,它们阻止了致病菌的定植,并对营养、代谢、免疫等起作用。乳酸菌的益生作用主要表现在:
(1)治疗肠功能紊乱、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乳酸菌通过产生大量有机酸、双氧水、酶、细菌素等。抑制了病原菌的克隆和定植,促进了肠蠕动,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
(2)抗肿瘤作用。乳酸菌通过代谢,抑制致癌物质的产生及癌细胞的增殖。保加利亚杆菌有潜在的抗肿瘤特性,可以降低β-葡萄糖苷酶和偶氮还原酶浓度,减少癌变率。
(3)营养作用。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可提高钙、磷、铁、维生素D的吸收利用率。乳糖分解产生的半乳糖,是构成脑神经系统中脑苷脂的成分,与婴儿出生后脑的迅速生长有密切关系。
(4)降低胆固醇。乳酸菌有抑制胆固醇合成的作用,乳酸菌能较好地吸收胆固醇,通过代谢作用使胆固醇转化成胆酸及胆汗酸并排出体外。乳酸菌和双歧杆菌通过消化、吸收和降解胆固醇及胆酸,可减少小肠中的胆固醇。
(5)抗辐射作用。口服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动物,经放射线照射后,比对照组存活时间长,乳酸菌可有效保护造血系统,并具有抗突变作用。
(6)其他作用。乳酸菌通过代谢降解蔗糖并使pH下降,具有防龋齿作用。乳酸菌可对黄曲霉毒素进行降解,解除其毒性,当德氏乳杆菌和米曲酶(产黄曲霉毒素菌)一起培养时,可测得有45%~55%的黄曲霉毒素被分解,其机制为:乳酸菌发酵产物(酸)对黄曲霉毒素有降解能力,乳酸菌能抑制霉菌的生长(通过pH下降、竞争性抑制)。
5. 研究开发胃肠道保健品的前景
乳酸菌等益生菌是当今世界上生物技术的热门课题之一,现有的乳酸菌等益生菌和益生元制品必将大众化、普及化、多样化,人类将用悉生动物研究生态系、用悉生动物研究益生菌与体内有关生理组分的相互作用、也将在细菌与粘膜生理变化关系、益生菌与粘膜免疫、工程菌技术、体内标记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等领域有新的进展和突破。